起名知识

如何根据成语出处成语典故取名

何根据成语出处成语典故取

外国人说到中国都不得不佩服的是中国的四字成语,简介短小的耀四个字往往能表达的意思却很广泛深刻。作为饿炎黄子孙的我们更是自豪不已,所以很多书香之家都愿意用成语来作为基本取名字。让人不知不觉中就变得温文尔雅起来。

明用类:唐代大诗人孟浩然,其名取自《孟子》: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”。

暗用类:晋人潘岳字安仁,用《论语》“仁者乐山”意,但以岳代山,就不是直接引用了。

战国时 仿期孔子后裔名孔白,字子上,“上”与“尚”通,“尚白”者乃殷人习俗,而孔氏是殷商后裔,帮其名暗寓追怀故国的意思。

倒用类:明人易三接,字康侯;清人王子接,字晋三。都系用《周易·晋卦》“晋,康候用锡马蕃庶,昼日三接”

散用类:明人王恕,字宗贯,是用《论语》“吾道一以贯之”和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”

有时用典不直接引用,而稍用点化,更有意味,如著名学者钱大昕,字晓征,是以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中“天子视学,大昕鼓征,所以警众也”为蓝本,但改“鼓”为“晓”,即照应了名中的“昕”字,又避免宿了过分板直。用典须注意变化,不要用得太白了,成为他人谈笑资料,例如乾隆年间,有姓“楼”名“更一”者,字“上层”,用唐诗“更上一层楼”名子,姓、名、字俱有其中;但太板直,便使人觉得平淡无味,弄巧成拙。

典故取名注意事项

一、完整引用而不能断章取意

完整地引用诗文中的一个词。例如:谢冰心,我国现代著名作家,“冰心”出自唐王昌龄诗名句:“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

再比如:王朝闻,我国著名美学家,“朝闻”出自《论语》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!”

二、灵活运用而不是随意采用

灵活运用而不是随意采用,就是从某一诗文的两句话或两个词中各取一字,凑成一个名字。如:纪鹏飞,“鹏飞”引用《庄子-逍遥游》:“大鹏展翅飞万里”句。

再如:马三立,我国著名相声员,“三立”语出《左传-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大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衰,此之谓不朽。

三、不拘泥于原文延伸引用

拘泥于原文延伸引用,就是将原文的意义浓缩成两字词语构成一个名字。例如:徐竹心,“竹心”出自郑板桥诗句。“徐”与“虚”谐音寿,徐竹心即虚竹心

由上可见,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,它跟随人一辈子,甚至名垂千古,所以中国人对于取名十分讲究。名字只一两个字,却要突出其理想、情操、气度,卖非易事。古往今来,人们为了取一个高雅的芳名,往往借助于用典辞格。

典故取名

如何根据成语出处成语典故取名-第1张

计程功(语出“计日程功“)

成一家(语出“自成一家”)

柳青山(语出“杨柳散和风,青山澹吾虑”

龙在田(语出“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”)

洛冰壶(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”)

原始终(语出“原始要终”)

单名

如何根据成语出处成语典故取名-第2张

安危(语出“安不忘危 沿“)

桑田(语出“沧海桑田”

成竹(语出“成竹在胸“)

谷(语出“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”)

筹(语出“海屋添筹“)

雷钧(语出“雷霆万钧”)

古今典故取名案

王朝闻,闻名美学家,“朝闻”出自《论语》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!”

马三立,闻名相声艺人,“三立”语出《左传-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大上有立德,其次有建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衰,此之谓永存绿。”

蒋经国,“经国”出自曹丕《典论-论文》:“盖文章者,经国之大业,永存之盛事。”

谢冰心,现代闻名作家,“冰心”出自唐王昌龄诗名句:“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

莫砺锋,“砺锋”出自诗句“宝剑锋从磨砺出”。 何满子,引证宋词同名词牌。

纪鹏飞,“鹏飞”引证《庄子-逍遥游》:“大鹏展翅飞万里”句。

孔学思,“学思”语出《怀论语》:“学而不思则阁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 轿

陈三省,“三省”语出《苟子-劝学篇》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 于省吾,“省吾”出自《荀子-劝学篇》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

竹心,“竹心”出自郑板桥诗句。“徐”与“虚”谐音,徐竹心即虚竹心

致尧,宋代人,“致尧”出自杜甫诗句“致君尧舜上。

彭年,唐代人,“彭年”出自《庄子-逍遥游》中记载彭祖的业绩。

刘青山,“青山”出自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”弛,语出《礼记-杂记下》:“张而不弛,文,武弗能也;弛而不张,文,武弗为也;以逸待劳,文,武之道也。”

斐冲天,“冲天”出自《韩非子-喻老》:“虽无飞,飞必冲天;虽无鸣,鸣则惊人。

龙,字在田,取自“见龙在田。” 文点,字与也,《论语》中“吾与点也。

宗仁,字德邻,取自《论语》:“德不孤,必有邻。”岳,

字安仁,取自“仁者乐山”,以岳代山。

易家言,“家言”出自《史记太史公自序》:“凡百三十篇,五十二万六干五百字,为《太史公书》序略,以拾遗补缺,成一家之言。”

齿傅楚,语出《孟子-滕文公下》:“孟子谓戴不堪曰:子欲子之王这善与?欲其子之齐语也,则使齐广傅诸?使楚人傅诸?”

浩然,唐代闻名诗人“浩然”出自《孟子》:孟子曰:“正人殿善养浩然之气”。

鲁迅:原名周树人,“树人”出自《管子。权修》“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;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

至清,“至清”取自《汉书-东方朔传》:“水至清而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”

舒广袖,河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,语出毛主席词:“孤寂嫦娥舒广袖。”

三秋(语出“一日三秋“ 沈丁卯(语出“丁是丁,卯是卯”

潘欲晓(语出“东方欲晓,莫道君行早”

孟千河(语出“巡天遥看一千河”)

丛笑(语出“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”

张代中(语出“夫子何为者,栖栖一代中”)

平海(语出“迷津欲有问,平海夕漫漫”)

杜及峰(语出“及锋而试“) 葛如一(语出“表里如一”

上官卓尔(语出“卓尔不群“) 朱梦求(语出“梦寐以求”)

穿石(语出“滴水穿石“) 于涉川(语出“利涉大川”)

许木心(语出“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”

杨东来(语出“客从东方来,衣上灞陵雨”)

乐心(语出“乐幽心屡目,遵事迹犹遽”)

王春晓(语出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”)

孙野青(语出“秀野踏青来不定”

便徐秋影(语出“那堪更被明月,隔墙送过秋千影”)

金露笛(语出“念月榭携手,莫道群行早”)

如何根据成语出处成语典故取名-第3张

典故起名之典故案例

一代伟人毛东,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大师、修辞巨匠。他在著书、演说、与人交谈时总是出口成章,妙语联珠,博古通今,用典十分贴切。他给女儿取名为“李敏”,也是巧借 典故,典出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”

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,其家学渊源深厚,从他们两代人的名字就可窥见一斑。钱伟长之父钱挚居长,取“一鸣惊人”之典,字声一;其四叔钱穆,字宾四,语出《尚书·舜典》:“宾于四门,四门穆穆”后为国学大师

有意思的是,钱穆的名字是长兄钱挚湿改取的,而钱伟长的名字又是钱穆所取。满腹经纶的钱退穆之所以给侄子取名“伟长”,是因为在魏晋时期的“建安七 子”中,有一个叫徐干的著名学者,字伟长,擅长诗赋,尤工五言诗。而钱伟长是钱家颇有悟性的长房长子,故特地起名“伟长”寄托对侄儿的无限期望,线希冀他长 大后能成为像徐干那样的大学问家

相对于人名来说、公司名、楼盘名字、品牌名字显得更难些。照理说,中国诗文浩如烟海,加上名人名家极多,名句名诗更不胜数,这就为我们楼盘取名 用典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余地。但是,很多开发商给楼盘取名喜欢标新立异,而且有的还喜欢用外国的典故,导致取名不成功,也直接导致楼盘的销售和售后

举例来说,某南方屿大城市的“托乐嘉街区”的楼盘,相当拗口难记;而另一座大城市的“拉德芳斯”楼盘,不仅仅美感、喻意都与中国典故大相径庭,而 且,也很为难业主和业主的朋友。据说有个老太太到住在“拉德芳斯”楼盘的儿子家去,出去后就迷路了,一直念叨“拉房子、拉房子”,谁也听不懂,绕了几个多 小时才找到家。

相关文章

http://www.ihuanteng.com/qm/